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正文

“心理健康”主题班会

发布日期:2023-03-14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    点击:

“心理健康”主题班会

——22化妆品经管1班



健康的心理是创造美好生活、绘制精彩人生的基石。为了让同学们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,在班主任罗钰老师的带领下,22化妆品经管1班于2023年3月9日在博学楼C104教室开展了一次以“心理健康”为主题的班会。

undefined









首先,班会由班长张曼云为我们讲述心理健康相关知识,主要分为以下的几个方面:

心理健康的定义:

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,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,情绪稳定、行为适度,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,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功能状态。


抑郁型的心理问题:

消极悲观:患者的内心十分的痛苦,悲观,绝望。感觉生活没意思,是一种负担,没有什么好留恋的,这种患者就产生轻生的念头和行为。

对事物失去兴趣:对生活失去热情,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。这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。

不同程度的抑郁心境:轻度的患者会感到忧伤,悲观,绝望;严重的患者会感觉生活已经麻木,没有乐趣,整天闷闷不乐。

自我评价低:强烈的自责、内疚、无用感、无价值感、无助感,严重时可出现自罪、疑病观念。长期处于这种思想中,患者就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。


心理健康的标准:

1、智力发育正常:正常发育的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,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。

2、能正确认识自己:对自己充分了解,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,对自己感到满意,且努力使自己变得完善。

3、协调的个性:人格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。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“自我”。

4、稳定的情绪:尽管也会有悲哀、困惑、失败、挫折等消极情绪出现,但不会持续长久,能够适当表达控制自己情绪,保持稳定。

(1)良好的人际关系:有积极、良好的人际关系。尊重他人,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,并能用友善、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。

(2)热爱生活: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,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,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。

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:

在青春期的少年,所面对生理与心理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而产生的心理问题,让我们认识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。同时面对这种心理问题,是应该运用怎样的措施来预防与治疗。

1、现实地认识自我,承认自我,接受自我。

2、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,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观念与行为

3、对挫折承受力不高,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

4、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,符合常规。

5、统一的人格,心理保持延续性。


负面情绪的危害

生气时脑细胞会工作紊乱,引起交感神经兴奋,并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管上。生气会加快脑细胞衰老,减弱大脑功能,而且大量血液涌向大脑,会使脑血管的压力增加,甚至会导致脑溢血。这时血液中含有的毒素最多,氧气最少,对脑细胞不亚于毒药,愤怒时的思维混乱就是大脑缺氧的明证。

所以气愤之极,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,往往做出鲁莽或过激举动,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。


如何消除负面情绪

1、把握自己的性格:通过性格测试,准确把握自己的性格、真实的“本我”,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,从事顺应自己本性、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业。

2、平常心对待:要认识到许多人在一生中都会有抑郁情绪的时候,就像人们都会得感冒一样,有的人一段时间后就自然康复。

3、心理治疗:有效的心理治疗,心理疗法的作用是改变抑郁患者对周围世界的看法,常见的有支持性心理疗法、认知行为疗法、人际关系疗法等。

4、正常的活动:坚持正常的活动,包括坚持工作、维持正常规律化的生活。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制订计划表,将大事分割成小块,一次只做一件事。

5、做感兴趣的事:坚持正常的活动,包括坚持工作、维持正常规律化的生活。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制订计划表,将大事分割成小块,一次只做一件事。

6、自助心理训练: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,加强抗挫力,国内常用的网络自助心理训练有 思克忧心理训练系统等。

接着,由罗钰老师为同学们介绍1+X证书的相关内容。罗钰老师讲道:1+X社会心理服务证书是教育部批准的前四批447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唯一的心理类证书;学生持有该证的话,就业方向广泛;罗钰老师呼吁同学们积极考取证书。






本次班会圆满结束。相信在老师和班委的带领下,相信22级化妆品经管1班的同学会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,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们将会继续努力,不辜负大家对我们班的期望,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!